这一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差不多都知道是吏部尚书身体好像有恙。顿时,大部分百姓都有点担心,甚至其中不少人在心中暗中祈祷,希望徐光启没事。毕竟徐光启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可不是其他官员能比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科技推广有利于普通百姓,而徐光启则是科技推广的主要支持者;不过最重要的是,徐光启在这些年来努力推广高产作物,编写《农政全书》等内容,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大明官员中,在这方面,没有其他官员能超过他。

    不过当他们看到崇祯皇帝过去后,似乎徐光启又没事了,就都放心下来。他们目光,很快又随着皇帝的身影而移动。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火车这个第一次出现的事物上。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人,主要是一些读书人、低级官吏什么的,还时不时地看下徐光启那边,似乎对他们来说,徐光启显然比火车更让他们关心。只是他们的脸上,却没有多少担忧之色。

    随着火车上的红布被揭掉,惊讶地低声议论声,就又多了起来。

    “咦,你们看到没有,这个火车头也没有脚啊!能拉动这么多装满货物的箱子么?”

    “依我看,这火车头大概得有九牛二虎之力才行吧?真看不出来,就这么小小地一台蒸汽机而已,竟然能拉动这么多东西!”

    “你们这个都是废话,不要瞎怀疑了!万岁爷都来点睛了,肯定是可以的。不过这火车头的力气,还真是太大了!”

    “……”

    围观者都在讨论着,一脸地期盼之色。不管男女,不管种族,不管年龄,不管职位,全都期待着火车开动起来,期待着见证历史的那一刻。

    在他们的盼望之下,火车头上的司机开始生火,加动力。

    当然了,此时,皇帝皇后都已经退到一边了。其中崇祯皇帝在看着火车头的时候,心中记挂着刚才的事情,时不时地转头去看一眼自己的吏部尚书。

    要知道,徐光启是大明官员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先驱,更是不参杂其他目的,一心想要推广科学技术知识的大臣之一;而且他位居吏部尚书一职,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职位,对于推动大明官员重视科学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崇祯皇帝来说,是真希望徐光启能长命百岁,一直支持下去。

    然而,徐光启的年龄,其实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在崇祯六年就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崇祯皇帝的英明神武,少了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大明中兴,徐光启有皇帝的知遇之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身体比原本历史上要好不少。

    正在这时,就听到一声”泣……“地声音,大量白气喷出,火车“哐当”一声动了起来。

    “哇……”

    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所有围观的人,全都发出了长长地“哇”声。

    就见火车缓慢地开始动了起来,慢慢地驶出了车站,一点点地变快,最后消失在火车站这边人群的视野中。

    这次火车开通仪式的安排,是通州和京师这边同时有火车开出。按照原本的计划,崇祯皇帝还要等到通州的火车抵达,见证火车的进出站和通行时间。

    但是,崇祯皇帝担心徐光启的身体,怕时间耗久了影响包括徐光启在内的那些老臣的身体。因此,他在火车开出之后,便没有再等下去,下旨摆驾回宫,除交通部相关的官员之外,其他文武官员也各自归衙。同时,他还暗自下旨,传御医去给徐光启检查身体。

    至于京师的百姓,在恭送皇帝皇后之后,都还留在铁路沿线看稀奇。

    崇祯皇帝回到皇宫之后,记挂着徐光启的身体,忽然脑中闪出一个想法,立刻传了太医院医正,吩咐他道:“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以后都定期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