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马上否认其中一人的意见,同样在听着。

    “如若建虏大军切断宁锦一线和辽阳的联系,困死辽阳,我大明可有军力能打通支援辽阳?”闵洪学并不正面回答申用懋的反问,而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申用懋一听,顿了一顿,显然没法立刻回答了。不过他也没有放弃,转头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若真要如此,可调集九边精锐,就在辽阳附近和建虏决一死战!”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稍微一想,摇摇头,终于有了决断道:“此非良策,九边重镇是有军队可调,但各地并不安稳,需要有军队镇守。如果真抽调了九边精锐,搞不好一头未平,另外一头又多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原本不会那么早灭亡的。就是被关外有建虏,关内有流贼,一内一外折腾着大明。好不容易要平定流贼了,结果建虏入侵,又给了流贼重新壮大的机会。抽调兵力去和建虏决战了,结果流贼闹得欢腾,搞得崇祯皇帝下旨接二连三地催决战,成了人人厌恶的猪队友,白白便宜了建虏,成就了建虏的威名。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又马上补充道:“且我大明眼下并没有实力支撑和建虏的大决战。如果硬撑着去做,胜了可能还好,可要是败了甚至是僵持了,都会导致如今好不容易才有财政起色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他这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相信要是户部尚书在的话,估计都不用他说,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了。大决战三字,外人是说得轻巧,只有户部尚书才有亲身体会,那可都是钱啊!

    皇帝明确表态,申用懋便不敢再顶撞,他可不敢拍胸脯保证说一定能打赢。要真有这个把握,早就请旨替换孙承宗去功劳了!

    崇祯皇帝又问了一下其他臣子的建议,发现并没有让他满意的,便决定还是按照原机会,先用小代价耗建虏。反正建虏的盘子就那么大,耗他几次就肯定能让建虏吃不消。到时候,能真正用来野战的新军肯定可以拿出手,等到那时候再来谈决战的事情好了。

    这么想着,他便解散了这次会议,自己进入聊天群,去联系魏木兰下达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