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忙道:“别啊,这算什么?”

    杜衍道:“苏大人,三司副使可是二品官职,比你西北四路经略安抚使还高出半级,你还不谢恩么?需知三司乃要害部门,夏大人举荐你,那是对你的极大的推崇。”

    “我推崇你奶奶的腿。”苏锦肚里大骂,甩手道:“臣不能从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做不到。”

    晏殊喝道:“苏锦,休得胡言乱语,朝廷重担落在你肩上,岂能淘三拣四的推脱,年纪轻轻正是奋发有为之时,难道你倒要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去操劳不成?”

    苏锦看了看晏殊,见他眼神中甚是恳切之意,似乎还有意犹未尽之语,当此情形,推辞是不可能的了,自己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妙策既成,却连结婚带生孩子要自己包办,真是烦不胜烦。

    “苏爱卿,朕知道你有些委屈,朕认为你是国家栋梁之才,今日这等宏大的计策的提出,便可知你心中锦绣万千,朕很是欣慰;此事如果能办成,你将是我大宋第一功臣,朕当着几位老臣之面说话,朕不会亏待于你;所谓能者多劳,晏相和几位爱卿哪一个不是顶着各种压力各种艰难办事,你以为偌大一个朝廷,上上下下的运转都是水到渠成的么?那都是自上而下各级官员尽心竭力的结果;朕知道此事不易,你若办不好朕也不怪你,但请你勉力为之。”

    苏锦有些受不了赵祯说这些煽情的话,皇上亲自求肯,自己实在是没法拒绝,而且苏锦也不希望自己提出的计策在别人手里搞砸了,于是把心一横道:“也罢,臣遵命便是,但臣有个请求。”

    赵祯道:“说。”

    苏锦道:“为了此事,臣或有非常之举,皇上和诸位大人莫要干涉。”

    赵祯道:“但无损朝纲百姓,你自决便可,朕不干涉便是。”

    苏锦再无他言,行礼谢恩,赵祯即刻拟旨,任命苏锦为三司副使,仍兼西北四路路使之职,西北四路路使这个帽子,目前也无人敢戴,朝廷上下都已经知道西北完全是自给自足,苏锦没花朝廷一文钱,虽然看上去风光的很,但看人家吃蚕豆牙齿快,轮到自己怕是一天也坚持不了,没那本事,还是想都不要想。

    其后月余,赵祯和辽兴宗耶律宗真玩起了鱼雁传书,来来往往数趟信函,一番试探揣测和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敲定了共同出兵消灭夏国的细节。

    双方各自出兵二十万,由夏国的南方和西北两个方向同时进攻,一直将夏国彻底占领,由于赵祯入戏太深,讨价还价上做的过于细致,最终在最后的地盘划分上有了分歧,没有达成协议;不知是两国的疏忽还是别的原因,最后居然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没有进一步达成协议的情形下便不了了之了。

    耶律宗真睡在梦里都要大笑三声,暗自骂宋人愚蠢,大辽铁骑迅猛南下,将来占据的地盘一定多于宋人数倍,而双方又无地盘瓜分协议,将来谁占的多便是谁的;愚蠢的宋人在南边将承受巨大的压力,损失也必然很大,等自己拿下兴庆府,宋军的二十万军队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了,到时候别说划分地盘,要是机会得当都可以一举打到汴梁去;可笑宋人还在做着瓜分夏国的美梦。

    两国各怀鬼胎,各自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进攻的时间定在十一月底,虽是严冬,对于打仗不利,但那时候也正是夏国最艰难的时候,寒冬大雪,饥寒交迫之时,再遭遇两国大军攻伐,怕是用不了一个月,夏国便将从世间消失。

    在宋辽两国眉来眼去的当口,苏锦正在为宋夏之间的秘密盟约做着准备,在回到明珠城之后的次日,苏锦便马不停蹄的带着阿狸赶往野利部落的主城,他不能去兴庆府,那样会很扎眼,一切都需要在秘密状态中进行,不但要避开夏国上下,也要避免为辽国在夏国安插的密探得知行踪,战前的一切非常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恰当的联想,会让整个计划毁于一旦。

    苏锦抵达野利部落中信城寨的第五天,野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