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要是到时候耍滑头怎么办?”

    崇祯皇帝看见,并没有在意,只是冷笑了一下后回答道:“无妨,他反对科学技术知识才是众人都觉得正常的事情,朕也不缺他一个反对的。但要是他按照朕交代的提出来,那就是天下震惊了!”

    “陛下英明,奴婢明白了!”王承恩一听,放下了心。他就怕这个衍圣公在最后关头突然变卦,这种情况,让他防不胜防,其实也没法防。因此,才有这个担心,回头要是皇上怪罪的话,就要吃哑巴亏了。

    不过如今皇帝已经回答了,就算那衍圣公最终会变卦,他也不会被怪罪,这样,他自然就放心了。

    王承恩却不知道,崇祯皇帝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出来。孔家人平日子都享福惯了的,要让他感觉以后再也没有如今这种好日子过,不会有几个人能接受这种生活上的变化的。如果孔家能有骨气到这个份上,也不会享受千年富贵了。

    换句话就是说,孔家虽然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长久,可这也是在帝王的权势之下,勇于屈服才能换来的富贵!以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之高,要压孔家,也不需要太费周折。更不要说,如今科学技术知识的造势,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不是凭空让衍圣公出来说事的。

    于是,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在厂卫的宣传之下,衍圣公要进京面圣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在读书人中间传开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衍圣公正往京师而来,应该是有本上奏吧!”

    “这肯定是为了歪门邪说而来吧?衍圣公都出来了,这下看朝廷怎么给个说法!”

    “听说,之前衍圣公就答应复社的人,要支持他们,上这个奏本。没想到,如今复社偃旗息鼓了,衍圣公却没有罢休!”

    “复社能不偃旗息鼓么?复社的首领张溥被流放,四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被禁足在家,方以智如今已经转去学那科学技术知识了,谁还管这学术之争?”

    “……”

    在这些人的声音之外,也有一部分人,是记得年前的传言的。

    “不是说衍圣公也赞同科学技术知识乃是利国利民的学识,怎么一转眼就要上京面圣了?这……这是要上京干什么?”

    “澄清谣言?对,肯定是这样,孔孟之道才是大明道统之正统也!衍圣公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大义!”

    “对,以前的肯定是谣言,如今衍圣公知道这事,肯定是生气上京要个说法来了!”

    “……”

    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是这么认为的,这其中,有很多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年纪大了的读书人,以秀才为多,群情激昂起来。在衍圣公沿途经过的那些城镇,纷纷喊着,要和衍圣公一起进京讨个说法。

    他们这些读书人,半辈子的人生都交给了四书五经,原本看着科学技术知识越来越受欢迎,就已经有点憋了。等到听到科举内容都有可能要换的时候,就彻底慌了。如今衍圣公出来主持公道,这些人自然就跳了出来拥护了。

    而且,大明解决了北方的边患,从去年开始,朝廷又下旨各地卫所精简后的军队,进行剿匪练兵,整个天下都太平了不少。再加上,这两年来的生活水平,不知不觉间改善了不少。不少老秀才在嘴巴说说之后,还真得跟着衍圣公的车驾后面,自费上京来了。

    这么一来,衍圣公进京面圣的事情,就传播地更广了,也成了崇祯八年开年初之后最大的话题。甚至都盖过了各个藩国的各种消息。

    但有一天比较奇怪的是,衍圣公早晚赶路,一直躲在车里或者驿站中,平时并没有露面。

    对于这种情况,有的人会纳闷,但更多的人是理解。衍圣公只是进京讨个说法,又不是谋反。出来见了大家,群情激昂下,要是出点什么事情,大概也不是衍圣公愿意看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