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上这么说着,其实心中未必就一定这么想着。

    不过这不要紧,他顺手拍着火车头,微笑着说道:“你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火车的出现,将会给大明的交通带来巨大的改变。就拿通州到京师这条铁路来说,以后由京杭大运河运来的货物,在通州由火车拉来京师,货物的吞吐量将是以前的几倍以上。”

    “而等火车在全国铺开之后,不管是人还是货物,都能大大地增加活动范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感慨一声道,“加上我大明有了新的户籍国策,朝廷不再限制大明百姓的流动,以后我大明百姓将极大地开阔他们的视野。大明将更加繁荣,也将更加强大。”

    听到这里,这次是高时月第一个开口附和道:“陛下圣明,我大明已经是开国以来最为强大的了。我大明疆域之广阔,是为历朝历代之最!陛下威武!”

    说这话时,很显然自动过滤了元朝。当然,真要说起来,大明此时北起北冰洋,东至太平洋,南则包括整个南洋,西到天山,都是大明宣誓主权的地盘,比起以前的元朝,其实也相差无几了。

    ”不是奴婢拍马屁,陛下之英明神武,远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大明从天启朝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成就如今这等局面,奴婢心中是佩服万分。自有帝王一来,奴婢就只服陛下一人也!“曹化淳不甘落后,也连忙笑着附和道。

    其他太监也一样,纷纷跟着附和,说着类似的话。

    “陛下英明神武,真乃大明百姓之福也!”

    “……”

    崇祯皇帝似乎很享受他们说得这些话,只是微笑着看着火车,任由他们在说话。

    过了好一会后,他忽然转身看向身后这群太监问道:“你们说了这么多,可知大明百姓到底是指哪些人?朕之子民,具体是指什么?”

    听到这话,几乎所有太监都听了一愣。皇上这问话,不合常规啊!而且怎么会问这话,大明百姓不就是大明百姓么?皇上的子民,不就是大明百姓么?

    他们正在纳闷着,东厂提督兼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这一次却第一个开口说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奴婢以为,凡我大明疆域,任何人都是大明百姓,都是陛下之臣民,无一例外!”

    他说这话时,重点强调了“任何人”三个字。或者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宦官说话声音原本就有点尖,这一大声强调,让人听起来就更是有点刺耳。

    在众多少监太监愣神的时候,崇祯皇帝似乎是来了兴趣,当即问王承恩道:“王伴伴这话说得有意思,任何人?好像是有道理!”

    “奴婢一直是这么认为的!”王承恩在众多同僚地注视下,态度恭敬地回奏道,“只要在我大明疆域,不管何人,皆受雷霆雨露。陛下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大明疆域内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就说这火车,修遍全国,自然全国任何人都能享受其带来的便捷。还有……”

    王承恩滔滔不绝地举着例子,崇祯皇帝也不打断,面带着微笑在听着。

    王承恩所说,其实都是皇帝的功劳。边上人听着,都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他们没想到,王承恩年纪不大,却能通过事实上的讲述,用这高境界的马屁,真正讨皇帝开心。

    这么想着,他们都有点羡慕,怎么就不是自己抢先说这些呢!

    就在这时,王承恩却话锋一转,话题一下转到了当下,就听他说道:“由此种种,上至王公勋贵,下至黎明百姓,又或者罪囚奴仆,无一例外,皆陛下之臣民,皆受陛下之雷霆雨露!”

    他的这番话,从法理上来说,一点都没错。大明帝国之内,难道还有人例外?

    众多宦官太监还在琢磨着皇上和东厂提督的对话时,就听王承恩又在说道:“历朝历代,隐户皆为罪囚,但陛下却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实为千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