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没有插言,只是神色平静的看着三好元长还有细川澄元在那里斗嘴,只要两者没有厮杀起来,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他也相信两家在有了外敌的情况下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半天时间过去,三好元长、细川澄元二人离开了本愿寺,只看两人神色,显然是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生死关头,暂时谈和的三好氏、细川氏同时调集人马,如果说两方人马先前一直处在对峙或者明争暗斗的状态的话,那么这会儿两方人马却是主动脱离了对峙与纠缠向着摄津国北方而去。

    两大家族竟然动员了差不多上万之多的人马,试图将直奔京都而来的大明兵马给拦下。

    就在整个摄津国做出了防御的姿态的同时,周边其他注入河内、山城等国也都注意着摄津国的风吹草动。

    虽然说摄津国实力在周边各国当中不是最强的,但这也是近畿十国首次同楚毅所部兵马对上,所以不少国家都在默默的观望,试图通过摄津国同大明兵马之间的交战来判断大明的战力如何。

    就在摄津国几乎动员起来,时刻准备着防备大明侵入摄津国的同时,原本距离摄津国差不多有数十里处,先锋大军竟然戛然而止。

    大明兵马先锋差不多有两千余人就那么的在摄津国之外驻扎了下来,一副安营扎寨的模样。

    此番随同楚毅征伐东瀛的将领差不多每一个都获得过先锋之职,都有着灭国之功绩。

    这一次的先锋同样是一员将领,换做常奎,据说其祖上乃是常遇春,当然对于这一点,却是没有几个人相信。

    不过常奎祖上到底同常遇春这一员猛将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常奎的确是一名将才。

    能够被楚毅点做先锋之职,至少都是胆大心细,颇有几分统帅之才的将领,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会比楚毅所看重。

    常奎看着前方,再有数十里便可以进入摄津国,但是按照楚毅的吩咐,常奎却是不得不停下来。

    对于楚毅的命令,常奎身为先锋将领,心中自然清楚不过。

    不是楚毅不想一鼓作气直接攻入京都,占据东瀛之政治核心所在,然而楚毅他们却是惊讶的发现可用之兵却是越来越少,随着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蕴含着丰富金银矿藏的矿山竟然多大数十处之多。

    哪怕是每一处矿山只安排那么几百人坐镇,那也需要上万人之多,除此之外,大明兵马破灭东瀛十几国之多,这些地方总要留下一部分人马吧,否则的话,一旦让那些逃入山林的各国之余孽杀出,同样也是不小的麻烦。

    五万大军在东瀛之地横冲直撞似乎没有问题,但是最多就是重创东瀛罢了,至于说覆灭东瀛,占据那些储量丰富的金银矿山却是不太现实。尤其是在许多各国余孽躲在暗处时刻向着反扑的情况下。

    不久之前刚刚被大明所攻破的播磨国尚且还有一部分赤松家余孽作乱,楚毅所能够调动的上万大明士卒这会儿相当一部分精力便放在镇压播磨国境内的混乱局面,根本就无力再向近畿之地攻伐。

    显然东瀛各国并不清楚眼下楚毅所面临的境况,只当楚毅率领大军一如先前一般势如破竹一般接连覆灭十几个国家。

    播磨国三木城,楚毅还有一众将领看着眼前一道身影,这一道身影虔诚无比的跪在那里,却是赤松家家臣浦上村宗,浦上村宗可谓是赤松家执掌兵马最盛的家臣,几年之后,声势极盛的浦上村宗更是反噬赤松家,斩杀赤松义村,占据整个播磨国。所以说浦上村宗绝非是一安分之人,敢于以下克上行大逆不道之事,那么见机不妙,直接反手杀了赤松义村以博取楚毅等人的好感也就不稀奇了。

    大明一众将领对于浦上村宗那是发自心底的瞧不上,不是说浦上村宗能力差,而是瞧不上浦上村宗背叛的二五仔行径。

    浦上村宗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