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能那样吗?当然不会!这句话换个角度来理解,假如不是钟离权的试探,而就是有女子路过询问,梅振衣能那样吗,也不会!如此说来孙思邈的三句教导,梅振衣一句都没做到。

    有时候一句话的道理你能完全明白,但不一定随时随地都能做到,都能在无意中自觉遵守。师父把道理交给你,并不意味你已经“得道”,普通人的毛病常常就是如此,修行人修行地是什么,就是这个。有一个术语叫作“知常”,假如你做不到,那就是修行境界未到!

    这一点也能印证庄子所言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此时距离孙思邈离去已经两个月了,梅振衣修炼灵山心法迟迟突破不了“如神在”的境界,原因也是如此。

    梅振衣为什么会错,是因为太聪明了,或者说太卖弄聪明了。他仗着穿越前所闻传说中的经验,一连破了钟离权三次试探法术,到第四次的时候还这么干,结果玩大了也玩栽了。其实他并没有预见未来地能力,只是仗着穿越前对传说的记忆而已,却无形中真的自以为能先知先觉了。

    在他初遇钟离权之后,孙思邈就曾说过:“你不受他的神通所惑,并不是因为你如今地修为已能破妄不迷,而是你早有察觉,所以根本没进去!”当时他老人家说的很透彻,但梅振衣并没有立时醒悟,此时经钟离权喝破,这才如梦初醒。

    一念闪过想到了这么多,灵台一片清明,梅振衣上前以师礼下拜:“多谢前辈点醒,否则晚辈身在梦中还不自知。请受我一拜。”

    钟离权看着他面露欣慰之色:“很好,这一念之间,你的修行已有进益,既然以师礼拜我,想必已早知我的来意,为何称前辈而不称我为师父呢?”他终于绷不住,主动把收徒的话说了出来。

    梅振衣:“古人云一字可以成师,前辈的教导。我自当以师礼拜谢。但正式拜师,我心中还有两点疑虑。”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梅振衣心中确实还有疙瘩没解。想当初孙思邈开口收徒,他想都没想就拜倒了,今天在钟离权前面却不是这样。

    钟离权似笑非笑:“噢,你倒把架子端起来了,说吧,还有什么疑虑?难道你认为我修为低微。不够资格做你的修行上师吗?”

    “不是不是,晚辈心中还有一事不解,第一次路遇前辈是在万家酒店门外。说实话,前辈在万家酒店所行之事,弟子心中十分不喜。”他终于当着钟离权地面把实话说了出来。而且把后来自己对孙思邈说地那番话也讲述了一番。

    钟离权轻轻叹了一口气:“徒弟还没入门,先教训起师父来了,少见啊!我当日所行之事,你心中别有感悟。也不算我白干了。世人若闻纪家之事,而有所悟,也不枉我一番点化。”

    梅振衣微微吃了一惊:“前辈,你也知道把纪家折腾的够呛吗?您原来是想借此点化世人其中道理,但以那纪家为棋子,他们母子可没有得罪您老人家。”

    钟离权微微一笑:“他们倒霉了吗?没有啊!你出现了,这便是收获。你有你的收获,我有我的收获。世人有世人的收获,只有执迷不悟者例外,纪家也没倒霉,你还想责怪我吗?”

    梅振衣:“前辈所言所行,暗合玄机大道,我既然明白了,自然不会有怨念。但若世上其它有神通的高人不知,见前辈如此行事若竞相模仿。恐非世间之福。”

    钟离权点点头:“你讲的也有道理。但其它人地事我管不着,自古以来仙人行走世间皆是如此。这样吧。你拜我为师,学习金丹大道,等将来有大成就之后再求你心中所悟之道。还有什么疑虑吗?”

    梅振衣:“我已有修行上师孙思邈真人,若另尊上师,应向孙真人请示。”

    钟离权:“这是对地,你尊师,我也喜欢,谁都喜欢收这样地弟子。可孙真人不在这里,你要去关中见他吗?”

    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