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青灰色的道袍,却披散着头发没有挽道士髻。

    这发型和左游仙有点像啊,唐代成年男子披头散发的可真不多,梅振衣好奇的看了一眼左游仙问道:“前辈,你听见了吗?他们要捕金蟾哎,我们不过去看看吗?反正这里人多眼杂,也没人会注意到我们,我还第一次见你遇人躲躲闪闪。”

    左游仙一指远方那名道士:“我这个人不愿藏头露尾,但也不想客套麻烦,那名道士是我的弟子,名叫刘海,我懒得过去让他认出来,又是磕头行礼,又是恳求仙法的。”

    “你徒弟啊?功夫不错呀,站在水上跟平地似的。徒弟拜师父当然要磕头行礼,师父收徒弟当然要传法,看你地样子好像嫌麻烦啊?”梅振衣不解地问道。

    左游仙一皱眉:“你知道什么,当日我传法也是希望他能有所大成,可惜他终究不是那块料,学了几手功夫就四处招摇,不去正经修行,我不喜欢,也就不想教了。”

    梅振衣笑了:“徒弟不成器,还是你这个师父点化不够啊。”

    左游仙鼻孔出气:“弟子自己不争气,还要师父替他成仙吗?天下那么多人,各有各的福缘,要自己学会珍重。”

    梅振衣:“也有道理啊,自古得闻仙法者众,能出神入化者又有几人?听前辈地口气,你有很多弟子喽?”

    左游仙:“我的传人遍布天下,只可惜有成就者不多。小子,你没听说过我真正的名号,我号称天下左道至尊。”

    这人真够狂的,自号至尊,竟然又自称“左道”至尊。这可是个贬义词啊。不过联想起他姓左,当过道士,还是个左撇子,真有点搞笑。梅振衣忍住了没敢笑,又问道:“那么左至尊,你的弟子中名头最响的是谁?”

    左游仙想了想:“我的门下传人,名声最大地叫明崇俨,他的悟性很好。我曾对他寄予厚望,可惜心性终究太下乘,成就不了大神通境界。后来他入朝为官,做官倒是很有一套,一直做到正谏大夫,至于最后在洛阳城外死的不明不白,他有这个下场我也不意外。……估计你一个小孩子家没听说过这些。”

    怎么可能没听说过?明崇俨就是梅振衣设计杀的,抛尸洛阳城外也是他策划的!看来左游仙还不知道这些。否则的话会怎么对付梅振衣呢,会不会给明崇俨报仇?想到这里梅振衣暗中打了个哆嗦,住口不敢再多说什么。

    梅振衣不敢多嘴了,远处那名道士一直没闲着。他在水面上站定,从怀中掏出一个圆盘状的东西。比巴掌稍大一些,托在手心念念有词,半天没有别的动静。梅振衣半天没说话终于忍不住又问道:“左至尊,你那徒弟手里拿地是什么。罗盘吗?他到底是捉异兽还是看风水?”

    左游仙一撇嘴:“那不是罗盘,是我早年看他最顺眼的时候,赐给他的一件法器,名叫指妖针。”

    “指妖针?用来指妖怪的吗?”

    左游仙:“用御器之法引导神识,可以发现周围天地灵气的异常,有妖怪当然也可以指出来,比平常时无意中被动感应方便多了。他拿到这个东西之后,就四处跑去降妖捉鬼不务正业。”

    天下还有这么奇妙的法器。看来除了修行心法之外,这炼器之道也是大有文章啊。梅振衣在这里琢磨,那边刘海可有了动作,似乎是指妖针有了感应,他突然大喝一声,把远处围观的乡民都吓了一跳,只见他手中的木剑脱手射出,没入水下不见。

    围观地众人看不清水底深处的情况。只听见水下突然传来如牛吼之声闷如雷鸣。水面上开始出现翻卷的漩涡,一个接着一个的漩涡越来越大。本来清澈的水面也变得越来越浑浊。刘海站在水面上身形起伏不定,一手托指妖针,另一手指着前方不断地挥动,应该是在水下御器与那金蟾缠斗。

    听说金蟾的身形只有指甲盖大小,水下传出那么大的吼声真的令人不敢置信,连远处地梅振衣都觉得耳膜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