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月初的天地之间,俨然多了几分生机勃发之意。

    田野之间,随处可见劳作之身影,在分田到户的政策之下,以及对旧有秩序的破碎,煎熬了多年的底层贫民百姓,在这大恒朝,俨然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希望。

    自古至今,乃至未来那个繁花似锦的时代,田地,永远都是底层百姓们最后的希望。

    曾经在荒野为难民煎熬,对这一点,天子显然领悟极为深刻。

    如今改革大势虽是极力推动商业之发展,但究其根本,是在保护农业的前提下,再发展商业。

    如此发展之策,显然不符合常理。

    但显然,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好处。

    毕竟,这个时代的大恒,哪怕不进行任何改变,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央天朝!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压制大恒,也没有哪个国家需要大恒去仰望。

    如此,大恒也不需要为了快速发展,而去牺牲天下百姓的利益。

    在保护天下百姓的同时,按部就班,哪怕是错误,这个时代的大恒,也有试错的资本。

    田野乡间,天子策马而行,环视着田地里劳作的百姓,向来淡漠的心中却是涌出了一股难言的成就感。

    这京城周边,在这么多年的征伐之中,绝大部分地方,他都踏足过。

    这些地方,曾经是怎样的场景,现如今又是怎样的场景,俨然是有天与地的区别。

    就如眼前这个山村,当年他为秦公,巡视武院后返京,恰巧经过,整个山村破败到极致,在那糜烂的世道,村里的百姓几乎都是皮包骨头的模样!

    恐怖,惊悚!

    而现如今……

    天子之目光,在田地间劳作的百姓身旁流转。

    他学过医术,医术甚至已经至这世间巅峰。

    中医之重,在于望闻问切,

    仅仅从这些百姓的气色来看,便可看出,这些百姓的生活,哪怕算不上富有,但……至少已经能够吃饱饭了。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心中的这一抹成就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天子很清楚,历朝历代,但凡英主当朝,百姓的生活,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历朝历代,朝廷对百姓的赋税,都不算重,就如前明对百姓的赋税,放眼历朝历代,都可以算得上是极少,哪怕如今大恒的农税,事实上,都比大明时期要重得多。

    但人性之丑陋,下限,往往极低。

    英主当政,严厉打击地方势力,严格监督官员,所谓吏治清明,朝廷之政策,便能顺利贯彻,百姓自然过得好。

    一旦有所放松,那吏治腐败必然出现,哪怕朝廷赋税再低,底下也会出现各种苛捐杂税,落到百姓头上,来满足某些人的私欲。

    要想百姓过得好,就得让官员过得难受,这才是真正的重心所在。

    官员过得舒坦了,百姓,那就必然被压榨的活不下去。

    当然,官员舒坦了,自然少不得歌功颂德,说不得也能吹嘘出一个千古盛世,吹嘘成一个千古一帝。

    “这个村,有这么多户人家,应该有社学吧?”

    天子转头,看向一旁的策马同行的黄锦,随口问道。

    “此村名为大公村,隶属于房山县石塘集镇,有六十八户人家,设了一座社学。”

    天子眉头一挑:“你来过此地?”

    黄锦立马回道:“回禀……老爷,之前巡查各地学舍时恰巧在此逗留过。”

    天子点了点头,也没多言,此次微服私访,本就是临时起意,黄锦更是直接从睡梦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